首页 > 北京警察博物馆 > 研究成果 > 警史研究

全国第一条反扒热线的产生和发展

北京警方反扒热线插图.jpg

开通时的反扒热线插图.jpg


       2010年1月8日,64011327这个与京城百姓息息相关的反扒热线电话,即将迎来她12周岁的生日。作为全国第一条反扒热线,自她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恪守着“宣传防范常识,接报迅速出击,结果反馈群众,确保一方平安”的宗旨,并不断赋予新的内涵,编织起了一张警民共同打击扒窃犯罪的大网,有力地维护了首都公共交通大动脉的平安。


      反扒热线的诞生。

      有人曾把公共交通喻为一个城市的命脉,这话既形象又贴切。随着北京公共交通行业的发展,北京现已拥有近700条公交运营线路、200公里地铁运营线路,公交日客流量达1400万人次、地铁达400万人次。公共交通是百姓出行的首选,就因为它经济实惠,方便快捷。然而,令人深恶痛绝的是,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有一些专门扒窃他人财物的“三只手”,他们成为危害乘客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一大隐患。

      一位下岗女工从单位领取600元钱后,刚刚上公交车就被扒手将钱偷走,幸亏反扒民警当时在车上,为她挽回了损失。事后,这位女工为表示感谢专程来到公安机关,将一封用大红纸写的感谢信贴在墙上,随后,她扑通一声跪倒在民警面前。她说:这些钱对别人可能不算什么,可这是她们全家三个月的生活费。

      一位外地打工妹辛苦一年挣下2000多元钱,却在坐公交车准备回家的途中被窃。报案时,打工妹失声痛哭,这些钱原是打算给患重病的母亲救急用的。

      消除隐患是反扒民警的职责,因为他们是打击公共交通工具上扒窃犯罪的专职警察。为保证市民的出行安全,他们常年奔波在首都的公交线路上,用热情、汗水甚至鲜血默默地维系着公交大动脉的安全。

       民警付出了很多,但效果却并不明显。

       发现是反扒民警抓贼的关键,过去发现基本上靠“撞”。有着多年抓贼经历的反扒老民警对此感触最深:以前发现靠什么,除了看每天的发案表,出去抓贼的时间、区段全凭经验,运气好了一天也许能碰上好几拨贼,“点儿背”的时候一星期甚至更长时间,也不一定能瞅见贼,打击的效果并不好。

       那时,乘客的防范和举报意识也不强。乘客在车上遇到与贼有关的事,比如:被窃了如何报案?向谁举报发现的“三只手”?抓住扒手送到哪?特别是乘客坐车到底应该注意些什么,怎样才能不被窃?大多数人说不上来,更不知道该怎么办。

       百姓的隐忧,也是所有反扒民警心中的结。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反扒斗争中,身处保护老百姓利益前沿阵地的反扒民警始终在思索着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有效遏制扒窃犯罪,提高打击工作的效率,为老百姓创造一个安全的出行环境?

       水有源,树有根。警察的源是老百姓,公安工作的根就是群众路线。

      1998年1月8日,公共交通分局(2004年与地铁分局合并,改为公交总队)在保持打击扒窃犯罪力度不减的同时,开通了全国第一条反扒热线——640l1327。

      同时将所有的通讯设备和计算机等“硬件”更换一新,中继线增加到3条,明显提高通话质量和布警速度。

    “硬件”硬了,软件也不能软。反扒热线由民警24小时负责值守,热线档案全部纳入计算机管理。反扒大队和各派出所都设立了反扒热线电话和专门处理群众热线电话的行动小组,形成了一个覆盖全总队的“热线网”。

       接听——记录——布警——打击——反馈,像工厂里的流水作业,每一项程序都有具体的要求。值班民警负责接听、详细记录、宣传防范知识,并及时将群众反映的扒窃线索通知反扒大队和派出所。各单位接到线索后,必须组织开展三次以上的打击工作,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打击结果回报反扒热线。值班民警再将结果向来电群众进行反馈,听取群众的意见。在反馈的同时,值班民警还要嘱咐他们提醒自己的亲戚朋友乘车时注意防扒。这样,以点连线,以线带面,一个电话不仅增强了一个人的反扒意识,而且带动了来电人周围的一个小群体,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几乎每个最初接到反馈电话的群众都会说:本来被偷了心里一肚子怨气,可没想到民警不仅为我们抓小偷,而且还教我们怎么防贼,现在别说抓到贼,就是没抓到,我们心里也感谢这些民警。


       反扒热线功能的拓展和深化。

       反扒热线的受理有严格的规矩,但如何办好热线却没有“规矩”。

       十多年来,反扒热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广泛汲取各个部门、行业承办热线的经验,以“贴近百姓、贴近民警、贴近实战”为目标,打破热线仅拘泥于接听电话、“坐在屋里办事”的模式,多角度、多渠道开展了反扒防范宣传活动,有效地提高了乘客的安全防范意识,并坚持反扒热线与反扒工作同步发展,采取动态布警、开展反扒风暴专项行动等有力措施,始终保持对扒窃犯罪活动打击的高压态势,减少了扒窃案件的发生,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注反扒、参与反扒的良好氛围。

       1998年3月,针对乘车群众防范意识薄弱的情况,反扒热线主动寻求社会力量支持,印制了130万张印刷精致的《乘车安全卡》免费向群众发放,提醒群众乘坐公共电汽车时应注意的问题、公布反扒热线和总队各个派出所的联系电话。《乘车安全卡》深受群众喜爱,许多家庭人手一张,有的放在随身的月票夹里,有的把热线号码输进手机,作为乘车的“护身符”。

       1999年,针对“两节”期间人财物流动频繁,扒窃案件进入相对易发期的特点,反扒热线连续组织反扒民警在公共汽车密集的西客站等多处始发站设立反扒热线宣传咨询站,向过往群众进行现场宣传,发放宣传材料。群众非常踊跃,有的向民警咨询反扒防扒方面的问题;有的当场反映扒窃犯罪活动线索;还有的拉着民警的手希望这些幕后英雄一定要在工作中注意安全。宣传活动吸引了大批群众的关注,使反扒民警真切地感受到了群众对反扒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2000年1月,反扒热线组织了有70多名群众参加的被盗物品发还大会,将部分被盗现金、物品发还到群众手中,再次将反扒宣传活动推向高潮。参加发还大会的群众深受感动,有的群众激动地流下了热泪,还有的群众当场作诗赞扬反扒民警。

       2002年,根据北京公交车线路增加,新建小区多在城外,职工上下班途中被窃案件时有发生的情况,反扒热线多次组织反扒民警深入社区、街道、工厂、书市等地与市民现场面对面地开展反扒防扒宣传、发放宣传材料,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市民深有感触地说:这些便衣警察不容易,平时默默无闻,为我们流血流汗,今天又把宣传工作送上门。一些市民还结合自己反扒防扒的体会,为反扒工作出谋划策。

       2003年1月8日,为感谢人民群众对反扒热线关心和支持,公共交通分局召开大会,对为反扒工作做出贡献的来自首都教育、医疗、公交、工厂等行业的20位市民进行了隆重表彰。反扒民警以这种特殊的方式表达了对关心和支持反扒热线人民群众的感谢。

       2004年,反扒热线组织开展了“我为反扒支一招”活动。活动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和积极响应,仅15天时间就收到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设273件。经过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记者组成的评委会认真评选,评选出了18名获奖者。“支招”活动在北京各大新闻媒体刊播后,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河南省、河北省、浙江省、上海市等外省市的新闻媒体纷纷转载了公交总队举办此次活动的报道。

       反扒热线还积极拓展宣传领域,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不间断地深化反扒宣传,积极向群众教授识扒、防扒技能,先后在多家新闻媒体开办了“反扒热线周报”栏目,每周向群众通报反扒战果,介绍民警抓捕扒窃嫌疑人的精彩瞬间,提醒群众乘车时应注意的事项,并向拨打反扒热线电话的群众及时反馈工作结果。十多年来,反扒热线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法制日报”等媒体上发表新闻稿件6000余篇,拍摄电视专题片120多集、“反扒热线周报”600余期,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

       反扒热线像一条无形的纽带,将公安机关与老百姓紧紧地连在了一起。随着反扒热线为百姓服务功能和领域的不断深化和拓展,老百姓不仅认识了反扒热线,还熟悉、认同了它。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使反扒工作呈现出可喜的变化。

      群众的反扒防扒知识不断充实,乘车安全防范意识明显增强。退休的张师傅曾经三番五次被偷,他给反扒热线打电话,民警耐心地为他讲解反扒防扒常识,直到老人听明白了为止。不久前,张师傅又致电反扒热线,他说:“你们别担心,我可不是又被偷了。就是想打个电话感谢你们,多亏了那位民警,他那天足足为我讲了有20多分钟怎么防小偷。现在小偷再想偷我可没有那么容易了。”

       群众积极协助民警指认、抓获扒窃嫌疑人的明显增多,与以往侦查员抓获扒窃嫌疑人后,事主还拒绝指认的情况形成了强烈反差。李小姐曾打反扒热线反映在808路公交车魏公村站被窃,并积极要求帮助公安机关指认嫌疑人。热线值班民警立即部署派出所组织力量前往处置,在事主指认下,当场将扒窃嫌疑人抓获,起获了事主被窃的钱物。在某报社工作的一位小伙子曾经两次遭遇扒手,他两次将正在行窃的扒手抓获。他说:“反扒热线是帮咱老百姓的,咱们遇着小偷,也得帮助警察,为社会治安做点贡献。”

      群众积极举报扒窃活动线索的明显增多,反扒热线成为反扒民警进行有针对性打击的重要信息来源。2005年11月28日,一位乘客在16路西直门车站发现一个男青年总用手摸别人的衣兜,十分可疑。他立即拨打反扒热线。10分钟后,反扒民警赶到现场,将正在“抢门儿”扒窃乘客财物的男青年当场抓获。当热线民警作战果记录时,发现这位乘客已是第三次为反扒热线提供线索了。

      为进一步提高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鼓励广大市民提供扒窃犯罪活动线索,配合公安机关打击扒窃犯罪活动,2006年9月,市公安局公交总队开展了征集反扒热线徽章设计图案活动,24个省市的热心群众提交了119件参赛作品。

       2007年1月8日,公交总队为反扒热线徽章揭幕。徽章为蓝色钢制,印有钢劲有力的手、敏锐的眼睛和蜿蜒的长城。钢劲有力的手表示警方打击扒窃犯罪的决心,敏锐的眼睛使扒手胆战心惊,蜿蜒的长城代表警民共筑打击扒窃的防范长城。反扒徽章发给拨打反扒热线提供线索及协助公安机关抓获扒手的群众,以表达公安机关对群众支持反扒工作的感谢。

       群众做后盾,打击当先锋。近年来,公交总队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先后二十余次组织警力在扒窃活动较为猖獗的公交线路上和一些经过繁华场所的公交线路上开展严打整治行动,有力地震慑了扒窃犯罪活动,保证了市民的出行安全。

       几十年的时间里,反扒热线共接到群众打来的热线电话3万余个,其中反映扒窃活动线索的6100余个,利用群众提供的线索抓获扒手3600余名,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数百万元。如今,反扒热线的记录已有三尺多高,这其中承载着反扒民警对亿万出行乘客沉重的责任,也凝聚着首都公安民警对人民群众的那份永远不变的承诺,更记载着普通百姓对反扒热线的关心和支持,记载着广大乘客反扒防扒意识的逐渐增强,记载着人民群众挺身而出、见义勇为的正气日渐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