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全国首发第一张居民身份证
实行居民身份证制度,是我国户口管理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也是我国行政管理工作在人口管理方面的一个进步,同时也为公安工作现代化管理开辟了广阔前景。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需要身份证的事项也大量增加。如今,身份证已经成为一个公民最常用和最有效的证件。
1984年,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街道朝内大街头条居委会文化部宿舍大院的172户380名居民首先领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当时,大院里挤满了人,彩旗飘扬,鞭炮齐鸣,他们个个兴高采烈,老大爷、老大娘穿上了新衣服,如同过年一般喜庆。第一个领到居民身份证的是中国歌舞剧院的歌唱家单秀荣,当时 38 岁的她在社会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上世纪 70 年代末, 她为多部电影、电视剧配唱主题歌曲,包括电影《沂蒙颂》的插曲《愿亲人早日养好伤》、电影《归心似箭》的插曲《雁南飞》等,在那个时代几乎家喻户晓。单秀荣回忆:当时领证的场景就像过年一样,很多居民围着,拿到身份证后都特别兴奋。身为演员,单秀荣经常出差演出,也会经常收到稿费,所以身份证对她而言,更为需要。
2000年,筹建北京警察博物馆时,单秀荣把这张意义重大的身份证捐给了博物馆。
展出地点:二层户政管理展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