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提升智慧社区建设水平

发布日期:2018-11-16     信息来源:北京市公安局

字号:        

丰台分局太平桥派出所紧临西城区、海淀区,辖区内有西客站南广场、六里桥交通枢纽,既是进入政治中心区的咽喉要道,又是丰台区典型的治安复杂地区。辖区总面积2.2平方公里。辖区居民分别隶属太平桥街道和卢沟桥乡,现有6个社区,1个行政村,常住人口近25000人,暂住人口19000余人,交通便利、回迁楼出租房多、人员流动性强。

太平桥派出所作为市局、丰台分局推行派出所“两队一室”警务改革和推进落实社区警务室7x24小时值班制度试点典型单位,工作经验先后被市局、分局推广。同时,派出所按照丰台区委组织部、分局下发的社区民警进入社区“两委”任职工作要求,结合派出所警务改革,努力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提升了“智慧社区建设”水平。


“为什么”——结合深化公安改革、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派出所辖区治安形势、队伍现状谈认识和思路

目前,全所社区警务队警力占所内警力50%。6名党员社区民警担任社区党组织副书记,坚持“一切工作到支部”,将有效加强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这是增强支部政治功能的要求。社区民警担任社区党组织副书记,为加快推进首都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村)党组织精治共治法治一体化建设,切实为辖区平安注入新的“红色动力”,这是新时代创新社会治理的需求。辖区里的太平桥南里社区是全市入室盗发案多年挂账社区。同时,莲花池长途汽车站周边是全市“6+N”社会面治安秩序突出问题挂账点位。太平桥西里社区是老旧小区,技防设差,110警情高发,日均警情占全所25%。社区民警担任社区党组织副书记,这是辖区治安状况的现实需要。派出所党支部深刻认识到,党员社区民警担任社区(村)党组织副书记是首都公安改革的深化举措,要做好基础工作,只有争取到各级党委的支持、基层社区党员干部的积极协作和百姓的理解认,才能实现辖区的平安建设。


“谁担任”——结合社区特点、社区民警能力素质等择优推荐人选,依规任命,力争实现全覆盖

按市局、分局工作要求,太平桥派出所支部提出兼任社区党组织副书记的社区民警要“兼职不闲职、到位不越位、履职要尽责”,开展零距离服务群众,党员民警在身边的工作模式,做到了“三个做到”。做到了依规任命。按照分局下发的任职条件、任职方式程序和工作要求。派出所落实“规定动作”,实现了全覆盖。做到了领导带头。派出所党支部班子成员深入社区,牵头社区警务工作。支部书记于伟作为区党代表,把区党代会等精神和多年来学习领悟的党建业务工作方法,毫无保留的传递给社区民警,并组织开展“不忘初心忠诚警魂、扎根社区服务群众”“说干就干、干就干好、如何干好”等讨论培训,面对面、手把手地指导党员社区民警协助社区党总支开展党建和业务等工作。做到了选准配强。6名专职社区民警中,有2名公安大学毕业的大学生、2名军转干部、2名“老片警”,平均年龄39岁,最大的55岁,最小的28岁,可以说梯次搭配,结构合理,政治素质、信息化水平、工作责任心、群众工作能力都较强。特别是社区警长张晓旭,担任重点社区南里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在推进出租房整治、环境整治方面;军转干部汪建飞,担任西里社区党委副书记,在“智慧社区建设”、矛盾纠纷和服务群众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示范带动效应,推动了其他社区工作的整体提升。


“怎么干”——进一步细化规范工作任务,多措并举,不断提高履职能力

根据党章和党内相关规定,太平桥派出所结合工作实际,多措并举,推动党员社区民警兼任社区(村)党组织副书记工作。

积极开展“三机制”考核体系。建立党建账单:参照市局、分局开展的积极创建“七型”党支部活动,要求兼任社区(村)党组织副书记每周在党日活动集中学习培训的基础上,必须单独培训不少于1小时;并利会下社区时机,每遇社区“三会一课”和业务例会都参加,进行议事决策、建言献策。建立业务账单:落实了反恐防恐责任、社情民意、出租房流动人口管理、人技物防推进、消防安全、便民服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警情发案等“十清楚十量化”。开展述职述廉:每半年进行一次述职述廉,网上及现场相结合。由区邀请第三方进行社区安全感和满意度调查,反馈情况,结果与考核挂钩。

积极开展“七型”党支部创建。根据市局、分局相关要求,太平桥派出所积极参与丰台区委、区政府开展的“红心”党建系列品牌,兼任社区(村)党组织副书记的党员社区民警,与街道、居委会党组织每月不定期交流学习,与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社区平安建设、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以创建促工作、推发展、助提升。派出所党支部主要在智慧型党支部创建上发力,在智慧社区建设方面积极探索、落细落小落地,协助社区党组织在群防群治党员带头轮岗、“疏解整治促提升”党员带头示范上发力。

积极开展“7X24小时”社区警务。市局、分局推进派出所警务改革以来,太平桥派出所第一批3个警务室启动“7X24小时”社区警务室。社区警务室“7×24小时”值守与居委会合署办公,为兼任社区(村)党组织副书记提供了很好平台:一是标准建设警务室。为方便服务群众,在分局和属地政府部门的支持下,按“四统一、四联通”要求落实。二是按“双向选择、人岗匹配”的原则选岗。结合辖区实际、岗位需求,按照个人意向、全所海选、兼任社区(村)党组织副书记建议、支部班子讨论的方法进行警力配置,社区警务室民警对岗位满意度达91.67%。

积极开展“三结对”党建活动:即党支部与辖区自管或重点单位支部结对子;党员领导干部与问题党员、困难党员结对子;党员与群众结对子(对本单位群众及辖区百姓非党员)。采取灵活多样的一帮一、多帮一方式,抓实党建属地责任,通过结对子实实在在解决管党治党中责任弱化的问题,最大化履行职责,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带动一批同志在自己领域创佳绩。

积极开展“三微”党务培训:一是“微交流”。每月“盘点”社区民警兼任业绩,各社区之间进行工作交流;每周召开“社区民警兼任一小时分享会”,讨论工作难点、激发工

作思路,同时为兼任的同志“充电”。二是“微学习”。发挥引领作用。加入社区党员微信群,经常性的在群内发送党史知识“干货”、党的十九大精神相关解读等,引导学习。三是“微党课”。根据各社区实际,每年每人进行1—2次党史公开课讲座。


“怎么样”——结合维护辖区安全稳定和重大安保工作完成情况,促进基层党建、业务工作实现“双驱动、双提升”

强化党建引领,基础党建、业务工作实现“双驱动、双提升”。党员社区民警通过参会、议事,发挥了良好的发动、带动作用。各社区党总支战斗堡垒作用突显,将群众工作做得有声有色。近年来,兼任的同志每人都立功授奖,去年1名同志被市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今年1名同志被区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派出所党支部被市局、分局评为先进党支部,社区党组织综合考核都走在了街道所属党组织的前列。太平桥派出所被评为2015至2017年度首都综治先进单位。太平桥西里社区被评为“2017年首都老旧小区改造示范小区”,太平桥南里社区被评为“2017年首都花园式社区”。辖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一直处于全区前列。110警情持续下降,可防性案件下降明显。2017年同比下降在20%以上。2018年同比下降10%以上。入室盗案件2018年同比下降在25%,尤其是西里社区、威尔夏2个社区实现了入室盗“零发案”。

继承发扬“枫桥经验”,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扎实有效。强化“警务围着民意转、民警围着百姓转”的工作理念,做到大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警务改革以来,解决矛盾纠纷100余件,解决群众最着急的、多年未解决的及通过矛盾纠纷化解消除重大隐患共10余起,帮助3名困难党员就业创业,帮助4名孤寡老人定期上门服务,同时解决了多年邻里纠纷矛盾7件。户籍原住太平桥西里28号楼2门的居民薛某,因家庭不和睦离婚,后又因财产问题与前妻闹得视同水火。薛某因为需要使用户口簿,但户口簿在其前妻手中,便求助居委会和民警。兼任副书记的社区民警汪建飞与社区书记经过多方工作劝解,前后7次耐心协调,随同其与前妻会面谈话,耐心陪同其完成各项事宜,使双方的问题得到了满意的解决。

助力“吹哨报到”,共治共享共建工作成效明显。去年以来,分局推进大视频警务和“雪亮工程”,统一招录的400余名视频警辅人员,给太平桥派出所分了9名。派出所与太平桥街道主要领导一起,又积极争取区政法委、分局主要领导认为支持,投入经费150万元进行智慧社区建设,楼宇全覆盖,提前一年完成任务。作为全市、市局和分局经验推广,得到一致认可。今年,在区政法委、分局主要领导的协调下,又下拨70万“智能门禁”安装经费,年底前实现“80%”社区完成安装“智能门禁”。

民警工作的帮手多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派出所紧密依靠党委政府,做好“三个层级、两个联动”与卢沟桥乡政府、太平桥街道办事处和6个居委会,定期组织召开群防群治动员部署会和会商会,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任务,建立了治安志愿者和治安巡逻队伍名册。同时,加强辖区群众义务力量、重点场所工作人员兼职力量、“十户联防”几个层面的力量发动。结合反恐处突、社会面治安秩序整治、火灾隐患排查等重点工作,依托群防群治力量微信群、四级视频巡控平台、兼职力量电台值守机制,开展了派出所指挥平台与群防群治力量、重点部位与网格民警两个层面的联动。今年重大安保期间,辖区群防群治力量提供线索13件,消除火灾隐患等突出问题11处,化解矛盾纠纷32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