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70人之“火眼金睛”——记交管局涉车案件侦查专业队副队长程烨
程烨从警19年以来,做过巡察、治安、刑侦等工作,2011年调入北京市交管局,开始了零距离接触涉牌涉车案件的侦办工作。
在这一行,查车、蹲点、抓套牌,程烨一做就是8年,而在这8年的摸爬滚打中,程烨渐渐成为了同事们眼中的“一个传说”。被业内同行称为神探的程烨,能从风挡玻璃的材质判断出“水车”、从擦肩而过的瞬间发现“套牌”、面对激烈反抗和长达三天三夜的蹲守,他从未退缩。他还常常在路边不起眼处发现“伪装车”、盗抢车、套牌车。
程烨:汽车从眼前一过就能看出车牌的真假,而车辆本身的真假,在改头换面之后能不能够一眼看出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
之所以能在如此穿梭的车流中,练就这样一双“火眼金睛”,程烨表示,靠的不仅是时间经验的积累,平时还需要下真功夫,认真研究。
程烨:我以前就对一些收藏感兴趣,比如古钱币、银币这些收藏我非常感兴趣。所以对于基本的一些知识,特别是金属的辨识有一定的了解和基础。后来到了交管局,在北京市车管所总所,碰到了许多业务能力很强的前辈,通过耳濡目染、虚心学习,也学到了一部分关于汽车的知识和技能,慢慢综合起来,就形成了一套辨识方法。
为了辨别车牌的真伪,程烨研究了北京市面上发放的所有类型的车牌,正式牌照、临时牌照、新能源车牌,工艺特点、材质特点,包括它的字母、模具的特点等等,程烨烂熟于心。而相比于车牌的辨别,程烨说,其实更难的是车辆真假的辨别。现在市面上出现的套牌车、走私车、盗抢车、抵押车等,大多都经过了改头换面,使用了真实的手续,套用了真实的信息,从外观上看,车辆无论是外形颜色还是车型都跟登记的是对应的。怎么从全套的伪装中查出端倪,程烨告诉我们,这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程烨:车辆可不一样,各个厂家的车辆架构进行更换,做出的改变是不会通知我们的。汽车有多少厂家?有多少车型?比如说奥迪光在国内生产的工厂就有佛山工厂、四川工厂、长春工厂,包括它原装的匈牙利工厂,这些工厂的车架号打刻粘贴方式都是不一样的。这只是一个奥迪的厂家,我们如何能够掌握不同的车型是有区别的,所以这是我们更关心更需要研究的一个重点。
这仿佛就是一个真与假、魔与道的斗争,魔高一尺,民警们就要道高一丈。随着涉车涉牌手段的变化,他们辨别车辆车牌的技能也在不断增加。而能让他们坚持下来的,除了对工作的热爱,还有一份责任在心中。
程烨:当时我记得我们这里的民警跟我说,通过自己的眼力从茫茫车海中发现一辆盗抢车,这种喜悦是难以言表的,毕竟我们每查到一辆假车就是消除了一个路面上的隐患。
从北京市交管局涉车案件专业侦查队成立至今,程烨直接参与查处各类涉牌案件已达1000多起,涉案价值超亿元。正是有千千万万与程烨一样沉心静气、真抓实干的基层公安民警,尽心竭力的维护着人民群众安全,助推着新中国在成立70周年之际迈上更高更辉煌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