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警副书记”构建安保新机制,提升医院紧急状况处置效率
“我们与医院保卫部、医务处、急诊室、住院部等深度融合,形成合力,提升紧急状况的处置效率。”记者近日了解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警务室运行以来,羊坊店派出所民警王滕涛发挥“院警副书记”的作用,积极与院方沟通协调,构建民警、安保力量共同巡逻机制,不断推动人防、物防、技防建设。
记者了解到,该医院医护办公室内都装置了一键式报警系统。只要报警键被触发,院警便第一时间介入,多方力量及时响应,快速到场、高效处置,大大提高了医院警情处置效率和准确度。
为了“零距离”保障医护人员和就诊群众的安全,每天王滕涛都与医院保卫部门人员一起,对医院出入口、挂号处、急诊室、诊疗等候区等重点区域开展巡查,定期组织医院开展应急演练,不断增强安保人员、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能力。
处置医患纠纷,维护就医秩序,消除安全隐患。王滕涛从巡逻执勤到日常安全宣讲,再到加强医院保安人员培训演练,每项工作都落实到位。作为医院保卫警务联合党支部副书记的他,也成为了医院保卫工作的组织者和保卫部门的“定心丸”。
“民警同志,我的手机不见了!”前来就医的一位女患者在窗口缴费后,一转身就发现手机没了,寻找一圈后未果后,在门诊大厅急得团团转,遂焦急求助。王滕涛赶来,经多方查找,很快帮助女患者找到了丢失的手机。原来,她缴费后匆忙离开,将手机遗落在了窗口处,被其他患者捡走。看到失而复得的手机,女患者激动万分。
新冠疫情调整为乙类乙级管控后,医院每日门诊急诊患者激增,数倍于平时的接诊量。就医的老人居多,面对长时间的就诊等待,个别家属情绪逐渐激动。王滕涛便上前询问原委,通过设身处地与当事人沟通,让紧张的气氛很快归于舒缓。
患者有困难,王滕涛也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前不久在医院大厅门口,一位女士推着坐轮椅的爱人四处张望,王滕涛赶紧上前。“我爱人患有下肢血栓,离不了轮椅,楼梯太高,我一人没法将轮椅推入大厅。”王滕涛闻听,立即与这位女士合力将男患者抬进大厅。他还经常为老年患者取药,疏导情绪,帮助找回物品。
医院日均接待患者两千多人次,王滕涛和同事们从“零”起步,逐步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机制,24小时值守岗位,筑牢医院“安全屏障”。作为院警副书记,他加强与医院协作,构建民警、安保力量共同巡逻机制,对可能会引发医患纠纷的因素和隐患,及时发现和处理,提早将医患纠纷、医疗矛盾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这也赢得了医院和患者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