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侦技术专家常冉:从“现勘专家”到机制设计师

发布日期:2023-09-21     信息来源:中国经营网

字号:        

常冉是北京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总队七支队六中队中队长,全国指纹检验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全国足迹鉴定能力验证专家,也是2023年“北京榜样·最美警察”第二季上榜人物。他研发的“智勘查”系统,将现场痕迹比对反馈耗时缩短至分秒级。


初勘火灾现场,完全不知道从哪下手,体会理论实践差别

刑警常冉的梦想,始于2008年,那时他还是中国刑警学院刑事技术专业的学生,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安保志愿服务工作,和北京民警有了深度接触,“那种敬业、专注的精神,深深吸引了我,我想加入这支队伍。”

常冉给自己设定了目标,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深造。研究生期间,他担任了历年邀请外国专家教学授课的“引智计划”刑事技术专业翻译,有了更广阔的视野。

“最初的时候就是喜欢破案,喜欢破案的这股刺激新鲜这种感觉。”常冉说,课堂上,刑事技术专家抽丝剥茧伸张正义的故事,也让他爱上了这门学科。

毕业后,常冉被优中选优,分配到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痕迹勘查室工作。这是个走出过许多国家级刑事技术领域专家的部门。

一次,常冉跟着主勘民警去勘查一个火灾现场。即使已做好了万全的心理准备,他还是傻了眼:“半个足球场大小的场地,原本的装修精致的店面被烧得只剩下乌黑的框架,完全不知道从哪下手。”

那一天格外的冷,寒风把难以形容的焦味灌到常冉的鼻子里,一时间鼻涕眼泪相和流。他把目光投向主勘民警,“案件现场的恶劣条件,仿佛根本影响不到他,他的专注和心无旁骛,震撼了我。”

查找起火点的工作,持续了三天。“尽管最终确认这是一次电器短路导致的失火,却让我看到了理论与现实的差别,看到了刑侦专家们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执着的光!对这份事业的热爱,更多了许多层内涵。”常冉告诉记者。

一年又一年,一次又一次,大量的现场勘查,常冉在师傅的言传身教下飞速成长。


血迹还原现场破凶案,“我要成为这项技术的拥有者!”

2014年,常冉遇到了一起至今难忘的案子。

一位母亲报警称多日联系不上自己的女儿,经过调查,警方迅速把疑点锁定在曾经疯狂追求该女孩的一名男子身上,并在该男子的卧室墙面上发现了一枚与女孩DNA匹配的血滴。

常冉赶到了现场,他无比渴望想要从这枚血滴中了解真相。但是,“这枚血滴在那时的我的眼中,能够传达的信息实在太少了,要是能知道它是怎么被弄到墙上的就好了......”

通过血迹来还原现场,这在当时是一个很冷门的专业,国内很少有人研究,常冉不得不跑去联系外国的专家。几经周折,通过血滴最终找到了女孩的遗体,将凶手绳之以法。

“我当时就想,我要学这个,我想要成为这项技术的拥有者!”常冉有了新的“野心”。经过不断的学习努力,他申请到公派留学资格,去学习最顶尖的刑事鉴定技术。

留学期间,常冉学到了现代刑事技术的思维模式,也见识了新兴科技在刑事技术领域的应用,进一步开阔了思维和眼界。留学回来后,他立刻将所学应用于实战。

有一起案件现场,狭小的三室一厅,满地都是因打斗散落的杂物,常冉需要在这“一团乱麻”中复原案发过程,从而找到证据。常冉连续四十八小时不间断的勘查,达到了“忘我”的状态,专注于在观察、固定、分析、判断过程中复原现场。

直到将证物装进证物袋的那一刻,他才松了一口气。“我挺自豪,我发现我已经成长为当初让我大受震撼的主勘民警的样子了。”

近几年前沿科技的发展引起了常冉的思考,“也许我能做点什么。”


“智勘查”系统,现场痕迹比对反馈耗时缩短至分秒级

常冉深入调研和分析了当前刑事技术部门遇到的问题。以往刑事技术的提升,主要靠个人经验积累,见过的现场多了,经验和能力也就多了。常冉认为,靠口口相传、本本相传和自己在大量的实践中领悟,这种传统的成长模式,与飞速发展的时代不匹配。

“我们完全可以依托科技手段,缩短后辈们的成长路径,打破经验不足的壁垒。我们能不能利用电子技术将经验更加精确、直接地传授给新人和一线民警呢?”

就这样,“智勘查”系统在常冉的手中应运而生。简单的选择题背后是一环套一环的拓扑结构,容纳着无数“刑侦人”的智慧结晶。

新人们只需选择案件类型,再按照现场的情况对案件进行初步评估,系统就会自动弹出他应该关注到的所有点位。

就这样,通过平板电脑端高效传递经验,大大缩短了新警成长的时间,让越来越多的基层民警可以参与到案件现场勘查工作中。

2022年,常冉被调到了指纹中心。离开自己坚守了数年的工作岗位。常冉起初并不理解,看出他心思的领导对他说:“你破案再厉害,解决的是个案。但是在这里,你可以尝试建立一种机制,这是一个让全局传统勘查模式走向智能化的契机。”

这句话点醒了他。在新的岗位上,常冉将智能勘查模式进一步精简升级,使得现场痕迹比对反馈耗时由原来的小时级缩短至分秒级,并荣获第二届全国刑事技术“双十”攻关创新大赛金奖,在全国刑事技术领域树立了北京品牌。

但常冉并不满足于仅仅作为一项机制的遵循者,他有更大的“野心”:“不仅仅是刑事案件现场,我们能做的也越来越多。”从刑事案件侦查到服务民生,常冉的“野心”越来越大!

梦想一旦被付诸行动,就会变得尤为神圣。常冉说,刑警我觉得还是要古道热肠一点,才能坚定我们一定要惩恶扬善,一定要把这个案件解决的决心。《狂飙》里边,有一句话说是“为正义永远狂飙,为理想坚持到底”,我觉得这句话其实是对我们整个刑警价值观的一个真实写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