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五年,首都铁骑队伍超燃

发布日期:2025-01-14     信息来源:新京报

字号:        

为了解决北京市区交通高峰拥堵问题,提高路面动态管控、快速反应、快速处置能力,2019年9月,一支汇聚了各交通支队、大队185名优秀中青年交警的首都交警铁骑队伍成立。

5年间,首都交警铁骑队伍迅速发展,成为一支重要的警务力量。据北京交管部门发布的消息,目前,除远程处理外,全市交通事故近半数均由铁骑处置,处警用时平均在5分钟左右,中心城区在3分钟以内。

陈聪和黄昆是首批铁骑队员,他们见证了这支队伍的发展。

陈聪的手机相册里还保存着队伍成立当天、发车仪式的照片。骑上专用的警用摩托车,他的心里满是自豪和对未来工作的期待。迎着轻柔凉爽的风,他在二环执勤岗位巡查了好几圈。

从参加培训时练习“8”字绕桩、直角转弯、刹车避让、一次绕桩等科目,到在繁忙的车流中为突发疾病的婴儿开路,再到带训北京首批、第二批女铁骑队伍,“我要更快地处置紧急事故。”黄昆牢记着自己的初衷。

去警车到不了的地方

“前方道路有车辆抛锚,附近的铁骑队员,请前往协助。”电台中传来预警信息,铁骑队员陈聪立即开启警笛,骑着半人多高的警用650摩托车,加入车流中。来自不同方向,戴着头盔、身穿荧光色骑行服的铁骑队员们都在3分钟内赶到现场。众人合力将抛锚的车辆推到路边,原本拥堵的街道又变得顺畅。

在北京这座繁华都市的心脏地带,一批铁骑交警维护着交通通畅。“晚一分钟,堵三公里。”陈聪说,在车流高峰,“铁骑先行”往往能快速处理情况,缓解道路堵塞问题。

铁骑在处理事故中也更快。一次巡逻时,陈聪看到车辆追尾,双方当事人还没报警,骑着警用摩托的他已经到达。

日常交通疏导工作外,在重要时刻,首都交警铁骑队伍开出了生命通道。

2023年3月的一天傍晚,铁骑队员黄昆突然收到一条预警信息:现有一名家住河北丰宁、出生仅21天的婴儿突发颅内出血,急需送往北京儿童医院就诊。接到消息后,黄昆立即与求助者取得联系,确定他们的具体位置和行驶路线后,他冲进了晚高峰繁忙的街道中。

铁骑开路,载着婴儿的私家车在车流中快速穿行 。“往前!往前!”黄昆通过喊话器和手势,向周围车辆示意提醒他们避让。黄昆的脑海里早已经规划出一条路,原本40分钟的路程,仅用一半时间,就将求助者送到了医院。

自2019年组建以来,经过几年的运行,首都交警铁骑已经逐步形成了一套高效能的勤务运行机制,骑巡轨迹覆盖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主要道路,遍及违法事故高发点位以及学校、医院等重点区域。

像陈聪、黄昆一样的众多铁骑民警,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需,总能第一时间出现在市民身边。

学“摔车”

2015年,从北京警察学院毕业后,陈聪就来到了西城交通支队西单大队工作。当时的队长告诉他,“年轻人要磨一磨性子”,于是把他安排在了辖区医院门口,疏导交通。

陈聪回忆,当时,医院周边的道路还没有改造,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紧密相连,车辆在医院门口稍微停靠,整条路就会堵塞。摩擦、剐蹭不断,他每天要处理不少起交通事件。

当时的陈聪年轻气盛,“怎么劝阻,停靠的车都不愿意走,常常说着说着自己先着急了。”

他慢慢掌握了一些“窍门”:看到有人拎着大包小包坐车,他就主动帮忙搬东西,遇到有人手上不方便,他就主动帮忙开车门、抱孩子,这样,停下的机动车就能更快离开。

后来,开始在二环路上巡逻处理事故时,陈聪明白了“磨一磨性子”的重要性。

他巡逻的范围是二环路以及月坛南街、北街。早晚高峰车流量很大,一旦有车辆追尾或抛锚,周边道路能堵上几公里。接到报警电话时,警车也开不到现场。民警只能步行或一路小跑过去。有时民警好不容易到现场,拖车却无法到达……

“民警到达得越早,事故解决得越好。”陈聪说,遇到有矛盾纠纷的交通事故,民警没有第一时间到达,当事双方矛盾就可能在争吵中激化。铁骑队伍成立前,大队只配备了五六辆老旧的摩托车,冬天骑之前,得花至少半小时热车,但大家还是抢着骑。

2019年,考虑到北京的现实情况,为了进一步提高路面动态管控、快速反应、快速处置能力,北京市公安交管部门迈出了改革的第一步:在保持基层交通执勤大队原有摩托车配置的基础上,经培训、考核,选拔出185名优秀中青年交警,组成首都交警铁骑队伍。

要想成为铁骑队员,需要“过五关斩六将”。陈聪告诉记者,铁骑队员不仅要熟练掌握事故处理、疏导维护、执法查处等交通管理基本技能,还要具备应急保障、摩托车特种驾驶等警务技能。

“最开始要学‘摔车’。”陈聪说,骑车要摔倒时,人们会下意识用腿撑地,但这样很容易受伤。训练中,他们需要和本能反应对抗,快摔倒时,双腿一定要夹紧车身,摩托车前后宽、中间窄的设计会起到保护作用,避免人被压倒。

最难的是短距离掉头。陈聪说,他们骑的650警用摩托车自重有600多斤,骑行转弯时,不能像平常的摩托车那样靠车把控制,得身体协调,靠惯性转弯。刚开始,一转弯就摔,陈聪用了一周时间“死磕”这个训练项目,终于成功。

同时间进入铁骑队的还有黄昆,他来自朝阳交通支队东外大队,从2008年开始参与交通工作,摩托车驾驶技术熟练。

他们经过集中训练后,又分散在北京城内不同地区,承担起全市环路、城市主干道、繁华商圈的高峰疏导和事故快处、道路巡控处突、动态交通违法查处以及其他临时性紧急任务。

2019年9月12日上午,新组建的首都铁骑队伍正式亮相,包括陈聪、黄昆在内的首批185名铁骑交警驾驶摩托车上路执勤。

女铁骑

陈聪的手机相册里还保存着队伍成立当天、发车仪式的照片。

半人高的摩托车稳重、威严,车头部分警灯闪烁,车身还增加了蓝牙对讲、喊话器、小型灭火器等设备。摩托车后有储物箱,箱内配备有反光锥、拖车绳、安全警戒带等应急物品。穿上骑行服,陈聪兴奋地和摩托车合了一张影。仪式结束,他又绕着二环路巡查了好几圈,“心里很激动。”

队伍成立后,西城交通支队西单大队专门设立了“铁骑榜”,记录铁骑队员每天骑行公里数、执法及处理事故情况。陈聪经常排在榜首,他平均每天至少骑行80公里。

但是,骑摩托车执勤并不舒适。骑行服再加上警用装备,一套能有二十多斤重。夏天闷热,穿在里面的衣服能拧出水来;冬天无论穿得多厚实,寒风都会往身体里灌。

2020年11月,铁骑交警配发了新式系列防护服及装备,包括警用摩托车头盔、警用骑行服、警用骑行手套和警用骑行靴,分为夏秋冬三款。考虑到北京的气候因素,冬款骑行服中增加了防风拉链、护腰等设计,夏季骑行服中大面积使用了耐磨网眼材料。

2024年3月,首都交警女铁骑也正式成立。平均身高一米七的“95后”女警,每天骑着警用摩托,穿梭在北京工体、三里屯等时尚街区和三环路沿线,承担着定点疏导、事故处理、秩序整治、为民服务等诸多工作职责。

“我们在处置交通违法行为时有着天然的女性优势,很多交通违法者见到我们态度会缓和很多。”铁骑队队长肖璠说。

“想挑战自己”“想做好一线应该做的事情”,首批队员马浩然之前在交警队做行政工作,从没接触过摩托车。为了成为女铁骑队员,她从最基础的开始学习,一遍遍练车、一次次摔倒又起来。

马浩然在三里屯执勤,每逢周末、节假日,人流、车流都大,她不仅要维护治安,也要学习根据车流人流控制交通灯。一次执勤时,马浩然发现几个路口出现了拥堵,她骑着摩托车,顺着车流的方向往前走,找到了拥堵原因:当时是晚高峰,车流多,人流少,不少车辆在等待红绿灯时形成了拥堵。于是,马浩然对路口的红绿灯时长进行手动调整,车流才慢慢顺畅。2024年5月份,第二批女铁骑队员正式开始执勤工作。

如今,第三批女铁骑队员也在训练中。未来,北京街头将出现越来越多女铁骑的身影。

一节驾驶训练课上,第三批女铁骑队员王欣冉在其他人的帮助下,骑上了650警用摩托车。屈腿提胯,将腿跨过车身坐下,1米73的王欣冉只有前半脚掌能着地。“我不怕吃苦,只想尽快练习,成为正式的女铁骑成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