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从军 13年从警 他用最硬的脊梁为百姓撑起最暖的守护
谢辉龙,1981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1999年参军入伍,2012年11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为房山分局周口店派出所社区警务队一级警长,曾荣立个人三等功4次,获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当选2025年北京市公安局“北京榜样·最美警察”第二季度上榜人物。
“我是从人民子弟兵转业成为人民警察的,制服的样式虽然不一样,可是为民服务的宗旨在我心中从未动摇过。”13年从军,13年从警,从军营到派出所再到山里的警务站,谢辉龙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做好每一件小事,用最硬的脊梁为人民群众撑起最暖的守护。
他立誓要成为一个为人民做事的人
谢辉龙的老家在安微南陵,1998年,17岁的他亲身感受到抗洪抢险中,人民子弟兵誓死保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英勇无畏。他说,“当听到战士们高喊‘洪水不退、我们不退’的口号时,我觉得整个人都被震撼了,当时就下定决心要做他们那样的人。”18岁那年,他如愿成为一名战士,历经战士、排长、中队长的成长蜕变,他始终牢记初心。
2012年,谢辉龙从部队转业,义无反顾来到警队,来到房山分局周口店派出所,一干就是13年。
初入警营时,所领导让他从案件打击岗位开始学。那些日子,谢辉龙全身心扑进案子里,曾在零下十几度的冬夜彻夜蹲守偷窃电瓶的嫌疑人、也曾翻山越岭深入废弃的煤窑寻找蛛丝马迹……
2022年5月的一天,谢辉龙接到了辖区群众的求助电话,称通过手机监控发现家里进去过两名陌生男子,偷走了一些财物。他立即上报所领导后和同事赶往小区。途中,他通过事主提供的视频,掌握了嫌疑人特征。到现场后,谢辉龙立即找到小区物业封闭小区的小门,在大门口安排物业人员注意观察符合嫌疑人特征人员,并在小区内开展查找。很快小区物业、保安和群众都配合开始找“贼”,仅用了不到两个小时,就将两名嫌疑人找到并查获了事主家的被盗物品。这件案子让所领导发现谢辉龙群众基础好,对辖区地点十分熟悉,便决定发挥谢辉龙的这一优势,从打击办案转到社区工作。
从那之后,谢辉龙的心里,每天惦记着的就是老徐家的纠纷还没化解、李老家的低保有没有落实、老王家的羊群别又走丢了……
谢辉龙的手机号在全村进行公布,村民们无论何时何事给他打电话,他都竭尽全力去办。为了给住在山里的孤寡老人提供便利,他徒步往返数十里山路送证上门;暴雨来临时,他在齐腰深的水里运送物资,转移群众;为了帮辖区的困难家庭解决实际问题,他可以奔波往返于多个部门询问政策、落实手续,帮助申请残疾人补助金、联系残疾人福利企业……这些年来,他一直扎根在山区、走访在山区、服务在山区。
为百姓做事就要多做一点
成为社区民警后,他始终记得在部队一位他敬仰的老领导对他的教诲:“如果将来有机会能为人民做事,一定要多做一点。”
“警察叔叔您好,谢谢您帮我找回妈妈……以后我要向你学习,做一名好警察……” 这是一名叫小艺的女孩写给谢辉龙的感谢信,当时的她只有7岁。就是这稚嫩、纯粹的文字,使谢辉龙和小艺结下了特殊的缘分。
2022年10月,谢辉龙正在值班,接到了小艺打来的报警电话。小艺哭着说自己的妈妈不见了,希望警察叔叔帮她把妈妈找回来。几经周折,谢辉龙将小艺的母亲平安送回了家。小艺一边感谢警察叔叔,一边熟练地给妈妈熬药做饭、照顾妈妈卧床休息。一个7岁的孩子,怎么能这么成熟懂事,在跟小艺交谈的过程中,谢辉龙得知小艺的父亲早逝,母亲患有疾病,这样的遭遇使小艺早早地学会独立生活。谢辉龙心里有着一种说不出的滋味,“7岁的孩子本应该无忧无虑地享受童年的快乐,生活和家庭的磨难不应该由一个孩子来承受,我要为他们做点什么!”
谢辉龙根据小艺母女的实际情况,详细了解相关政策法规,奔走在各相关部门,帮助小艺的妈妈联系医院,协调领取免费药物,尽量减少就医成本,同时帮助她们申请办理低保,让母女俩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
一次谢辉龙又到小艺家走访,小艺满心欢喜地拿出了自己用餐巾纸做的手工花,“叔叔,今天是父亲节,老师说要感恩父亲,教我们做了手工花送给爸爸,我就送给您吧。”谢辉龙的心瞬间就被这个单纯质朴的孩子温暖了。在谢辉龙帮助下,母女两每月可以领到3000元低保,小艺妈妈的手术成功,小艺变得越来越活泼开朗,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
热心、认真、负责就是他的标签。“群众的难事就是我的事。”简简单单十个字在谢辉龙心里却是沉甸甸的责任。
2023年的一天,谢辉龙接到电话,“警官,我是小黄的家属,孩子能说话了,感谢您救了他一命!”声音微弱而嘶哑,略带抽泣,对方是不久前在谢辉龙辖区寻短见男青年的家人。
一天,周口店派出所接到一报警人称:其朋友发微信说要轻生,请警察快救救他。但报警人只简单描述了其朋友的年龄、样貌特点,提供了手机号和大致位置再无其它情况。在出警途中,谢辉龙持续拨打电话,对方始终处在无人接听状态。
此时,谢辉龙结合失联人员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并凭借在派出所工作多年人熟地也熟的经历,分析其可能活动的区域,预判其可能选择的落脚点。谢辉龙对同事说:“快,去某某宾馆!”警车发动机轰鸣声快速上升,直奔目的地,到达前台快速查询,失联人员果真在此住宿。大家惊喜而焦急,直奔房间。门一打开,一个男青年躺在房间里。很快,医务人员赶到现场,大家齐心合力将其送上救护车。当天凌晨,谢辉龙接到家属电话,得知人已无生命危险,谢辉龙说了句“我一定去看他!”
这不是随便一说。第二天,下了夜班,谢辉龙买了营养品直奔医院看望那位年轻人,并耐心地跟对方聊天谈心,劝慰和鼓励他。小伙子道出了自己厌世轻生的原因和而今的悔意。之后,小伙子生活中遇到什么事儿都愿意打电话给谢辉龙聊聊,现在的他回了老家,找到了一份工作,生活也逐渐安定下来。
这样的事儿,谢辉龙做了很多。作为一名社区民警,调解矛盾纠纷、修复家庭邻里关系是一项日常又重要的课题。谢辉龙不仅注重经验的积累,还进修了相关的心理疏导课程。“只要自己尽可能的多做点事,就有可能改变一个家庭的境遇和一个人的生活。”
为辖区群众建设幸福家园
谢辉龙始终记得,当年,家乡经历洪水后人民子弟兵没有离开,帮助百姓重建家园,那种幸福感和崇拜感一直深深印刻在他的心中。为群众创造幸福生活,被百姓认可一直是他的追求。
2023年初,谢辉龙的辖区调整为黄山店地区,是“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区”。作为“穿警服副书记”的他,感到这是为百姓做更多事情的机会,使命感油然而升。“这么好的村、这么好的群众,我一定要为这里做点什么”。谢辉龙到任以后,立即开始进村走访。黄山店地区总面积约为60平方公里,其中85%为山区,虽然近些年发展一直向好,但仍存在山村留守老人多,村民办理公安业务距离远、难度大,安防措施不到位等问题。
为了尽快满足群众需求,谢辉龙积极向所领导反映,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2023年6月,集“警情处置、纠纷化解、服务群众、证件办理、宣传窗口”等功能于一体的黄山店警务站正式成立运行,谢辉龙成为了首位驻站民警。本着“档案资料规范化、办证服务亲民化、矛盾化解及时化、旅游安保严谨化”的宗旨,谢辉龙将“为人民服务”的阵地再次向前推进了“一公里”。
7×24小时服务,群众满意度100%,大山里的警务站,就像永不熄灭的明灯,温暖了无数村民和游客。作为掌灯人,谢辉龙考虑的事情就更多了,“组织信任我,给了我这么好的舞台,要真正发挥穿警服副书记作用助力乡村振兴,生态保护、景区发展、游客体验、村民生活,每件事都得往前多想一步、多走一步,一块短板都不能有。”
为了早日实现智慧乡村建设,谢辉龙结合平原、山区的具体情况,推动平原地区社区安防建设,构建山区村民自治平台,通过微信群团结各村村书记、治防员等骨干力量及时掌握群众需求。不仅如此,为了方便辖区群众日常生活,谢辉龙还分门别类地组建了“房东房客”“超市采购”“文明养犬”“民宿管理”等20多个微信群,解决群众的不同需求。
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黄山店地区的坡峰岭、药王谷、童话森林等自然人文景区成为网红打卡地,旅游旺季的日均客流量高达3万人,随之而来的各种纠纷不可避免。为及时发现掌握游客之间纠纷、商户游客纠纷,把纠纷矛盾化解在第一时间,谢辉龙将黄山店警务站进一步升级为“指挥调度室”,制定“一线力量应急处置、二线力量增员处置、三线力量动态处置”方案,组织安全员“定人、定岗、定责”,真正做到潜在风险提前预判、矛盾纠纷及时化解、游客安全感大幅提升。
去年彩叶节,坡峰岭景区共接待了41万名游客,整个彩叶节30多天,谢辉龙一直守在景区。他说只有这样,心里才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