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潮头 赓续璀璨——“平安北京”与首都公安十年发展综述

发布日期:2020-08-10     信息来源:北京市公安局

字号:        

“这是我的十年,也是你的十年,平安是我能回馈你最好的礼物……”这是首都公安官方微博“平安北京”上线十年的寄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2010年7月29日,“平安北京”微博上线,并发布第一条信息,开启了探索新媒体时代首都公安群众工作的创新之路。

十年耕耘,十年探索。如今,“平安北京”已发展成为以微信、微博客户端平台为龙头,拥有2400余万“粉丝”,涵盖34家成员单位的警务新媒体矩阵体系。

十年磨砺,十年发展。十年间,“平安北京”讲好警察故事,发好为民心声,打造媒体“爆款”,发布各类资讯15余万件,收到网民评论留言360余万条,解决网民反映的突出情况3000余件。

从新媒体的懵懂“菜鸟”,到公安政务“两微一端”的“第一梯队”,“平安北京”致力于“做群众的网上贴心人”。“平安北京”建设的突出成就,见证了北京平安建设和发展的光辉业绩——

十年来尤其是近年来,北京公安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工作、公安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第一”理念,坚持“万无一失、一失万无”标准,坚持“细致、精致、极致”作风,一手抓防风险保稳定护安全,一手抓强改革优服务促发展,坚决维护了首都社会稳定,守护了城市平安祥和。

从2015年的94.9%到2019年的98.5%,再到2020年第一季度的99.77%,首都群众安全感持续攀升。

十年勇立潮头,“平安北京”成为首都公安的一张靓丽名片;

十年赓续璀璨,“北京平安”成为首都市民给予的最高评价。



与平安同在——

和您一起共同感受听得着、看得见的安全与踏实


2018年5月18日,一段在北京朝阳区双井桥附近,一名骑摩托车男子当街打人的视频在微博上疯传——下班晚高峰、繁华路口、打人者有错在先、出手凶狠、被打男子毫无还手之力……视频里这些画面强烈撞击着广大市民的神经,各种议论和猜测充斥新闻评论区。

“平安北京”新媒体平台将网民反映第一时间通报属地核实情况、开展调查,不到24小时,北京警方在房山良乡抓获了打人的嫌疑人。期间,“平安北京”连续发声,动态通报抓获、刑事拘留等案件推进环节,消除了群众疑虑。在通报中采取了短视频的形式提升传播效果,以“社会法律课”的正能量收尾,进一步提升了“平安蓝”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对这样一起打人事件公平公正、及时迅速的处置和通报,彰显了北京警方对违法犯罪依法严惩、打早打小、除恶务尽的不懈追求。要让我们的社会河清海晏、天朗气清,离不开这些惩恶扬善的首都卫士。”事后媒体对北京警方给予这样的评价。

“首都公安始终牢记‘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政治要求和‘公安姓党’的政治属性,突出政治建警,不断铸牢忠诚警魂。”北京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对北京警方来说,不管是一起普通的街头纠纷,还是重大活动安全保卫,只要事关群众安全感,只要事关首都城市平安,就是我们最大的责任。”

首都北京,中国心脏。

首都稳,则全国稳;首都安,则全国安。

从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到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

首都公安坚持最高规格、最严要求、最强部署,健全地上地下安全一体化、勤务交通和社会交通“1+1”安保等机制措施,创新完善重大活动安保“北京模式”,以实际行动确保了每一次重大活动安全顺利进行。

他们坚持居安思危、防患未然,坚持立体防控、基础为要,一次次交出完美答卷。

——不断健全完善反恐防恐工作体系,调整完善北京市反恐怖工作领导小组架构,推动市、区两级反恐办规范化运行,建立行业反恐怖防范标准,提升全民反恐防恐意识,开启了反恐执法国际警务合作的新时代。

——坚持合成化打击,深化“两级管理、三级打击”大刑侦体系,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2019年破获刑事案件6.2万起,抓获嫌疑人5.6万名,命案破案率连续5年保持100%,八类危害严重案件破案率达历史新高。

——组建全国唯一一家部级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查控中心,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全国率先实现“两降两升”,截至目前减少群众损失25.1亿元。

——强化并肩治乱,统筹“平安行动”“雷霆行动”等专项行动,严打涉黄涉赌、黑车黑摩的、无照游商、医托号贩等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乱象,有效净化治安环境。

——深化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强化政治中心区一体化防控,健全“7+7+X”区域警务合作机制,加强重点区域部位防控,全市刑事、治安警情同比逐年下降。

平安,是人民幸福的基本要求;

平安,是城市繁荣的最美底色。

作为北京这样一个超大型城市平安的守护者,首都公安深知责任重大、使命在肩,在全力推进平安北京建设的同时,更是依托“平安北京”新媒体平台,搭建警民通畅互动渠道,围绕群众关注的、疑虑的、担心的、期待的,第一时间跟进、盯办、通报、解答……尽最大努力给群众听得着、看得见的安全与踏实。



与法治同心——

和您一起共同见证法治公安“北京样板”


2020年6月30日,犯罪嫌疑人王某因家庭矛盾发泄情绪,将花盆等物品从位于13楼的家中抛出,此过程被群众摄录上网,引发网民热议。随后,经北京警方工作,嫌疑人当天落网,“平安北京”第一时间发布情况通报。

在发布内容中,“平安北京”在通报案件调查情况的同时,详细介绍了高空抛物触犯的法律条文和量刑标准,及时回应了群众关切,并起到了积极的教育引导效果。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让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作为法治北京建设的重要窗口,“平安北京”从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重要的普法职能。

平安北京相关负责人说:“法律条文总是有些枯燥,规章规定总是不那么容易记住,‘平安北京’通过讲好一个故事,分享一个身边案例,再现一段真实的场景,传递百姓生活中的情与法和实实在在经验和教训,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受众法治意识。”

这背后,更是北京市公安机关不断推进法治公安建设的不懈努力和生动实践。近年来,首都公安牢牢把握执法公正的价值取向,坚持以执法规范化建设为主线,以推进执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为抓手,全力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提档升级,打造首都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品牌”和“名片”。

——深化受立案改革,健全以全程管理、分权控制、网上监督和同步预警为重点的网上受立案监督管理体系,形成了覆盖执法办案全过程、全环节的责任链条,确保执法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深化执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建成19个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在全局430个基层所队设立案管组,基本形成“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案管组”的执法监督管理体系。

——深化侦审一体化改革,完善法制部门“统一审核、统一出口”机制,落实“主办民警一办到底、案审民警介入指导、审核民警全程监审”工作模式,推行涉案财物集中管理,做到了在办案中管理、在管理下办案。

——率先推广律师远程视频会见,律师可选择派出所或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远程视频会见在押嫌疑人、被告人,确保了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

——出台《关于深化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全面修订《北京市公安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常态化举办法制教育大讲堂、法制员技能比武竞赛,全面提升民警执法能力素质。

目前,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北京样板”,法制宣传的“平安北京”经验,已在全国公安机关广泛推广。

“要抓住关键环节,完善执法权力运行机制和管理监督制约体系,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办理、每一件事情处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习近平总书记的叮嘱已深深印刻在每一位首都公安民警心中。追求公平正义、实现公平正义、传递公平正义,已成为“平安北京”和全体首都公安人的共同信仰。



与和谐同路——

和您一起共筑城市美好平安家园


建造美好平安家园,离不开全体市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一直以来,首都公安坚持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积极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

实践中,“平安北京”更是顺势而为,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朝阳群众”这一网络形象具象化。不断有意识的在发布中多次以“朝阳群众再立新功”“为朝阳群众点赞”等为题通报案情,强调“朝阳群众”疾恶如仇、热衷于协助警方打击犯罪的正面形象;并借助网络热门话题#我们#,官方发声“扶正”了“朝阳群众”江湖地位。随后,“西城大妈”“海淀网友”等更多群防群治力量被挖掘和发动,形成了警民携手、共保平安的强大感召力。如今,“朝阳群众”、“西城大妈”已经成了首都公安继承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亮眼名片。

同时,“平安北京”更是发挥网络优势,始终坚持“民意主导警务”,注重网上交流与网下互动相结合,着力打造首都公安倾听民意、汇聚民声、回应民生的主渠道。如今,看到、遇到影响首都和谐家园建设的事情,@平安北京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已经成了许多市民群众的习惯动作。

2019年1月,一女子在北京地铁内吃沙琪玛并将食物残渣掉落一地的视频在网上传播。随后,网民又曝光该女子此前在上海地铁吃泡椒凤爪的视频,受到网民的一致声讨。北京市公安局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对该女子扰乱公共交通秩序行为,依法予以惩处。处理结果发布后,网民反映热烈、纷纷点赞。

“从网上到网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创新,成为北京市公安机关践行群众路线的鲜明特色。”北京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警方为城市密织了一张全警参与、全民动员、全时空、立体化的安全防护网。

——深化“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活动,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公安派出所工作的二十项措施》,在全国首批100个“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名单中,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牛街派出所、海淀分局海淀派出所、东城分局朝阳门派出所赫然在列。

——推进社区警务建设,建成706个“7×24小时”社区警务室,深化“智慧平安小区”建设,推动4103名党员社区民警兼任社区(村)党组织副书记,整合发动基层社会治理力量,最大限度把风险隐患发现化解在未发之时、萌芽之时。

——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落实公安部“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部署,推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三调联动”,推广“民调入所”“律师进所”,提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水平。

——依托“吹哨报到”“接诉即办”机制,优化110报警与12345市民服务热线联动分流机制,完善治安秩序突出问题“6+N”打防管控等常态化协作机制,提升各部门齐抓共管、标本兼治的社会治理合力,做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北京市公安局牵头市疫情防控大数据专班,始终保持进出京通道高等级查控,强化入境人员闭环流转管理,投入民警1.4万名,配合属地街乡开展“敲门行动”,查处造谣传谣、制假售假等涉疫案件1109起,20次参加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过“平安北京”主动发声、回应关切。

打开“平安北京”微博,每句评论都可能是弥足珍贵的建议,每条私信都可能是不可多得的线索,每个赞扬都是激励首都公安继续前进的动力。“平安北京”警务新媒体矩阵,成了发扬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新型互动社区,进一步提升了市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广度和深度。



与改革同行——

和您一起共同享受创新带来的便捷与进步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随着媒体形态的不断发展,‘平安北京’从形式到内容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平安北京”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微博到微信到“头条号”到客户端,从微博单一传播到34家成员单位的新媒体矩阵,从单一的文字、图片传播到微视频的开发应用,“平安北京”十年发展历程紧随新时代媒体变革的创新进展。

“我们所有的变化都基于公安中心工作,与北京公安改革同频共振、同步前行。”“平安北京”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北京市公安局党委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科学论断,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推动市委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公安工作的若干措施》,全力深化创新发展。按照中央“1+3”意见方案的总体部署,推动5大类102项任务的公安改革顶层设计方案重磅出台,绘就了全面深化首都公安改革的蓝图。

——优化调整机构编制,按照“做精机关、做优警种、做强基层、做实基础”的总体思路,坚持“当设必设、应合必合”,北京市公安局直属机构总量由45个减少到32个,精简比例达到29%;分局内设机构按照“10+X”模式进行整合,数量精简36%。

——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全面推行派出所“两队一室”和“7×24小时”基层警务运行机制改革,1.4万名警力前置,分局及以下基层警力占比提升至六成,“金字塔”型警力结构更加稳固,进一步提升了社会治安掌控力。

——强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围绕户政、交管、出入境等领域,持续在权力“瘦身”、公共服务事项梳理、清理审批中介、减证便民、政务服务规范管理等环节做足文章,建成“网上北京市公安局”平台,精简网上办事材料60%以上,有效激发了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提升了人民群众获得感。

——加快推进智慧警务建设,制定智慧警务“祥云计划”,推进云计算、大数据、视频综合应用等基础性支撑平台建设应用,建成全局统一云数据中心,并全面推广使用移动警务终端,积极构建以大数据智能应用为核心的智慧警务新模式,首都公安工作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大幅跃升。

首都公安锐意改革创新的努力与成果,也在通过“平安北京”平台送到百姓身边和指尖……群众通过“平安北京”可登录“网上北京市公安局”,直接查询、预约办理相关业务。同时,为了让市民群众更好的享受到最新的便民利民措施,“平安北京”精心制作各种办事指南——遇到这事应该怎么办?申请护照是什么流程?消除违章还需要去排队吗?各种问题详解、长图、手把手教学体验视频,带你一起感受便捷与进步。



与奉献同道——

和您一起共同感动于那些英雄的故事

“平安北京”是一个特别有故事的账号——这是一位网友的评价。十年里,“平安北京”像一本英雄日记,记录讲述着首都公安每一次世间最美的逆行,每一个惊心动魄的瞬间,每一段不舍昼夜的坚守。

翻开“平安北京”微博,你会看到一个个英雄的名字,高宝来、肖俊京、艾冬、张超……每一位公安英模都有一段不能被忘却的感人华章。这些名字的背后,是全体首都公安民警深深融入警魂的忠诚与汗水。

成绩的取得,关键在人,关键在队伍。

习近平强调,和平时期最辛苦最劳累、付出牺牲贡献最大的是公安干警。要用底线思维、问题导向来思考工作,始终不能松懈、不能懈怠,努力锻造一支能打胜仗的队伍。

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聚焦忠诚干净担当,全面加强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进入新时代,一支“四个铁一般”的高素质过硬首都公安铁军全面起航。

——强化党建引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践行新使命、忠诚保大庆”实践活动,制发《首都公安政治建警二十条》,教育引导全警始终听党话、跟党走。

——坚持挺纪在前,推动出台《市局党委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的办法》等文件,完善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具体举措,出台违规宴请饮酒“十个严禁”等铁规铁纪,做到了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深化暖警爱警,在全国率先出台《维护民警执法权威实施办法》,开展“北京榜样·最美警察”等系列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活动,推出“三就”“团圆工程”等爱警措施,真正让“有困难找组织”成为全警的第一选择,进一步提升了广大民警的获得感、荣誉感、归属感。

事实证明,首都公安是一支不怕流血、不怕牺牲、忠于职守、甘于奉献的队伍,是一支关键时刻拉得出、危急时刻冲得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是一支永争第一、正气浩荡、铁骨铮铮、英雄辈出的队伍。

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

政治建警,改革强警,科技兴警,从严治警。

“随着公安中心工作的不断发展和媒体环境的不断变化,‘平安北京’必将在创新发展之路上阔步前行、赓续辉煌,为平安北京建设立言、发声。”“平安北京”相关负责人表示。

奋进新时代,首都公安满怀信心、斗志昂扬!

面对下一个十年,“平安北京”相伴北京平安,再度启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