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公安扎牢监督“篱笆”持续推进执法规范化

发布日期:2022-01-27     信息来源:北京市公安局

字号:        

2021年底,北京市公安局向社会公布该局全年执法监督管理机制改革成效。在此前开展的改革实践创新成果征集评选活动中,经过层层筛选,有30个创新项目脱颖而出。记者梳理发现,这些创新项目包括三级执法联动管理体系、“平安扣”涉案扣留车辆监管APP、涉案财物动态清理处置机制、执法红线管理系统......其中不乏“北京首创”。

北京市公安局法制总队副总队长刘彦认为,此次评选活动,是北京警方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实现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规范权力运行,加强监督管理,是提升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的关键所在。近年来,首都公安紧紧扎牢监督“篱笆”,持续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亮点频出的背后,是一切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的初心和承诺。


红线监督收获百姓口碑

在朝阳公安分局朝外大街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副主任傅钰专职负责案管组工作,在所长直接带领下,牵动推进整个派出所的执法规范化。她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核查警情办理,主动监督检查,发现民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督促整改。

朝外大街派出所地处东二环,辖区是朝阳区的政治、文化、经济发展中心和涉外窗口,是CBD的重要门户。派出所日均接警20余起,傅钰监督关注的重点就是那些没有受理为案件的警情。

“老百姓既然报警找到我们,说明他需要帮助。对于全部的警情,我们都要认真对待、仔细甄别,确保不放过任何案件线索。”为了提升执法监督管理效能,朝阳分局研发了“执法红线管理系统”。傅钰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执法红线管理系统,对前24小时的警情处置情况进行巡查,尤其是未受理为案件的警情。傅钰要核查民警有没有及时出警,查看出警材料和现场执法录像,必要时对报警人进行回访,让每个执法环节清清楚楚,确保不遗漏案件线索。之后,傅钰的核查结果会推送至朝阳公安分局,进行再次核查监督,达到“双保险”的效果。

近日,派出所接事主报警,称因房屋抵押贷款问题与他人发生纠纷。傅钰网上巡检时发现,此警情被认定为经济类纠纷,但执法红线系统提示处置结果存疑。傅钰第一时间对报警人电话回访了解事情经过,又通过系统汇聚关联的视频资料和调查材料等进行核查,认为有可能存在违法犯罪嫌疑,遂向所长进行汇报。所长马上组织打击办案队对此警情进行会商,并开展进一步调查甄别,后在分局刑侦、法制专业部门的指导下,将警情受理为刑事案件,且最终将实施诈骗的犯罪嫌疑人抓获,有力保障了群众合法权益。

办好案子,让群众满意,是首都公安执法工作一直秉承的初心。工作压力大、任务重、标准高,让傅钰不敢有一丝懈怠。“我们为什么会对警情这么重视,就是不敢疏忽群众的一点小事。我们的作为,老百姓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评价在口碑里。所以,我们必须规范。”


“平安扣”促交警执法更规范

被查扣的小轿车、摩托车、电动自行车有序停放在停车场,交警动动手指,就能清晰掌握车辆信息及其被查获的时间、地点、原因,进出停车场的情况。在北京,这样的规范执法已经成为日常。

如今,在北京市公安局交管系统,交警们每天都会使用“平安扣”涉案扣车车辆监管APP来管理涉案车辆,同时接受平台监督,让执法更规范。

今年41岁的谈博是海淀交通支队科信科科长。两年前,谈博还在支队交通科,主要负责涉案车场和涉案车辆管理。因为长期目睹基层民警在扣车、扣证执法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他就一直思索设计和研发一款对查扣车辆全流程追踪、对民警执法和对社会停车场全程监管的应用。“车辆扣留后不能及时追踪,就会带来执法风险。停车场如果管理不规范、监督不到位,也将会给执法工作带来被动。”凭借专业所长和“互联网+”的思路,谈博跟同志们一起设计和研发出的“平安扣”APP应运而生了。

“平安扣”目前主要有民警手机端、停车场手机端和民警电脑端三个平台。谭博认为,这个小小的APP承担着大大的职能,它可为民警提供“指引式执法、闹钟式提醒、流水式作业、痕迹式校验”,通过订单式管理、全流程响应的机制,真正实现涉案车辆和证件处置的完整闭环,为各级管理部门提供可查询、可监督、可控制、可考核的线上管理平台。

“通过查阅‘平安扣’,车辆在停车场的进出场证据就有了,我们在办案中的依据更加充分,特别是面对当事人疑问时,证据材料的充分性大大提高了说服力。”谈博告诉记者,如今,“平安扣”已成为北京市公安交管系统执法监督的主要方式之一。通过系统巡查,强化了自我监督力度,完善了证据材料,规范了执法流程,促进整体执法规范化水平的提升。


三级联动让案件时刻处在监督下

记者注意到,在北京市公安局公布的执法监督管理机制改革创新项目中,有一项成果很亮眼,那就是北京警方首创的“三级执法联动管理体系”,它为全国公安机关规范执法权力运行提供了“北京样本”。

据介绍,近年来,为破解资源分散、合力不足等公安执法监督瓶颈问题,北京市公安局以深化完善执法权力运行机制为着力点,构建了“以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为统筹、以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为牵动、以基层案管组为支点”的三级执法联动管理体系,打通了市局、分局、所队从顶层到中枢至落点的监督管理“大动脉”,实现了对执法全要素、全流程的系统化、集约化、精细化的闭环监督管理,有力带动了首都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整体发展。

刘彦告诉记者,执法办案三级巡查三级通报机制,是三级执法联动管理体系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流程模式:每天早上8点,基层派出所会对前24小时执法办案情况逐一核查通报;上午11点,各公安分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通过分局网上专栏对辖区办案单位的执法办案情况进行通报;下午17点,市公安局法制总队通报全局执法办案情况。“三级巡查三级通报机制,从2017年建立以来,日日如此。”刘彦说,三级执法联动管理体系的推出,让北京市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情况每时每刻就处在这样的监督管理之下,而且监督的深度、广度、精度还在不断拓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以来,在规范权力运行方面,北京警方持续多点发力,不断深化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工作机制,探索推进基层所队警情处置标准化、打击办案规范化、案管工作专业化“三位一体”协同运行机制,完善派驻办案中心检察机制,并依托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合成作战功能,创建“一般案件支撑、重点案件引领、专项工作统筹”的智慧案审新模式,实现对执法全流程的跟进指导、审核把关和监督管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