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北京全市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1.2万余起
对毒品违法犯罪始终“零容忍”。6月24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北京市禁毒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秦运彪介绍,十年来,全市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1.2万余起,抓获涉毒犯罪嫌疑人1.4万余名,收缴各类毒品670余公斤,查获吸毒人员6.1万余人次。
秦运彪表示,近年来,首都缉毒大案攻坚能力不断增强,相继破获重特大毒品目标案件970余起。特别是2020年组织破获了本市新中国成立以来单案缴获海洛因最大案件,缴获海洛因21公斤。新型毒品打击能力也不断提升,2019年以来共破获新型毒品犯罪案件38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30余名,缴获新型毒品36种、13.1公斤。特别是2021年我国整类列管合成大麻素类物质后,破获相关案件120余起。同时,牵动应急管理等10余部门联合整治“笑气”滥用问题,共打掉吸、贩“笑气”团伙20余个,缴获“笑气”65万余支。
本市毒品查缉堵截体系不断严密,健全完善“陆空邮”联合查缉机制,形成公安、海关、机场、铁路、邮政等单位打击合力,有效防范毒品流入北京。特别是,严厉打击利用寄递渠道贩运毒品活动,加强物流寄递行业禁毒管理。去年以来,破获寄递渠道涉毒案件270余起,抓获涉毒犯罪嫌疑人310余名。
秦运彪介绍,全市禁毒管理坚持服务为先、综合治理,公安、卫健、药监、司法、戒毒、民政、人力社保等部门,建立了自愿戒毒、药物维持治疗、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康复等多种戒毒措施有效衔接的戒毒康复体系,截至目前,本市戒断三年未复吸的吸毒人员已达2.8万名。同时抓细易制毒化学品服务管控,抓严互联网禁毒综合治理。
首都公安树立“全警禁毒”理念,公安禁毒队伍形成了禁毒工作“拳头力量”。本市公安、戒毒、卫健、药监等部门,建立强制隔离戒毒场所6个、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门诊10个,全面做好收押收治及戒毒康复,并建立了730人组成的禁毒专职社工队伍、近2万人的禁毒志愿者队伍。
同时,北京教育系统将禁毒宣传教育与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制宣传教育相结合,将重要时期主题宣传教育与日常课堂教育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作用,不断强化学生远离毒品、珍爱健康的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表示,市教委将毒品预防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并抓住6月3日虎门销烟纪念日、6月26日国际禁毒日等重要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毒品预防宣传教育活动,筑牢校园反毒、防毒的“铜墙铁壁”。
团市委副书记王洪涛介绍,十年来,北京市禁毒教育基地作为本市毒品预防教育的主阵地,累计接待参观群众60万人次。以学校为关键阵地,推动禁毒宣传教育进校园,2013年以来,针对中小学生群体,利用暑期共开展14期北京市青少年“蓝精灵”禁毒宣传教育小教员培训,累计覆盖1400余名中小学生。在70所高校建立首都高校“蓝色盾牌”禁毒志愿者大队,招募高校“蓝色盾牌”禁毒志愿者15000余人。同时,以社区为基层阵地,开展禁毒宣传活动近500场次,扫清禁毒工作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