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安警医联动,推进“平安医院”建设

发布日期:2022-12-26     信息来源:中国警察杂志

字号: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2022年10月20日,北京市公安局通报,继选派4100余名优秀党员社区民警到全市社区(村)党组织担任副书记之后,今年又推动91名医院警务室负责人到医院治安保卫部门兼任党组织副书记,深化警医融合、强化警医联动,及时调解各类涉医纠纷,有力打击各类涉医违法犯罪,努力为广大群众营造安全有序的良好就医环境。

多年来,北京市公安局始终高度重视医院安全秩序管理工作,特别是2020年7月1日《北京市医院安全秩序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实施以来,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整体工作部署,北京市公安局主动向前,持续加强与卫健等部门协作配合,共同推进医院安全秩序管理,全市涉医违法犯罪案件发案率持续下降,其中刑事案件与2021年同比下降71%,取得良好工作成效。


全力推进医院警务室建设,在数量和质量上实现大幅提升

按照《规定》中二级以上医院建立警务室的要求和“应建尽建”的原则,两年多来,北京市公安局组织各分局协调辖区医院,结合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分类选址筹建,对存在困难、进展缓慢的,逐一开展专题调研,会同卫健部门和医院结合现有条件因地制宜地推动警务室建设。在广泛听取基层工作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北京市公安局先后修订出台《北京市公安局医院警务室工作规范》《北京市公安局关于加强本市医院安全秩序管理工作的意见》等文件,为高质效开展安全秩序管理工作提供了依据和支撑。

北京市朝阳区现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907家, 其中二级以上医院59家,部分医院日接诊量均在万人以上,个别综合性医院日接诊量近2万人。整体呈现出医疗机构数量多、办医主体多元化、接诊量大等特点。自《规定》实施起,朝阳分局迅速通过内部公开遴选、系统考核,选出85名政治素质过硬、警务技能突出的专职民警进驻医院警务室,开展巡逻防控、服务群众、纠纷调解、矛盾化解、突发情况应对处置等工作。目前,朝阳区二级以上医院共设立警务室65个,通过警务室的设立及民警的进驻, 进一步强化了医院整体安全防范能力。

截至目前,卫健部门在册的二级以上医院全市共计294家,已设立医院警务室272家,建设率达92.52%,共投入630名警力专职开展医院警务室工作,全市基本实现了医院警务室“应建尽建”的工作目标。其中,136家三级医院均已设立警务室,建设率达100%。同时,市公安局设置了民警公示栏、监督栏,同步推进落实警务室民警实名制。医院警务室的设立和专职警力的配备,使见警率、管事率进一步提高,确保了遇有突发情况时能快速出警、快速处置。北京市公安局通过组织全局专职院警开展警医联动处置案事件大练兵活动,进一步强化了院警巡控发现和处置应对案事件能力。


发挥行业系统牵动职能,医院安防体系建设日益完善

安贞里派出所民警杨卫东在辖区安贞医院警务室担任院警。安贞医院是一家大型综合性医院,日均门诊接诊量近万人次,院内日常就医患者及家属达2万余人,特别是中老年患者居多。结合白天门(急)诊科室、挂号大厅以及住院院区人流量大的特点,杨卫东和同事在就诊高峰时段带领医院保卫力量,通过在相关区域开展多频次巡逻,提高群众见警率,为广大就医群众营造安全、和谐的就医环境。针对安贞医院夜间急诊量大的特点,他们每晚由院警、保卫干部、保安人员组成巡逻分队,对急诊大厅、候诊大厅以及医院内部院区开展夜间巡逻,确保医院夜间良好的就诊秩序。

杨卫东说:“随着‘平安医院’建设的推进,我们离群众更近了,为群众解决困难的效率更高了,因此也得到了群众的充分肯定,收获了群众的真心点赞。”

据了解,北京市公安局推动建立了市局、分局与市、区两级卫健部门,以及属地派出所与辖区医院的三级联合会商机制,完善固化“市公安局与市卫健部门”“区公安分局与区卫健部门”“公安派出所与辖区医院”3个层面联合会商制度,每周、每月、每季度召开会商例会,分析形势特点,排查问题隐患,研究对策措施, 切实做到“重要情况及时通报、重大问题共同研究、重点工作同步落实”。针对近年来较为突出的医患矛盾纠纷,即时启动联合会商机制,提前介入指导,搭建沟通平台,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初始、化解在萌芽。同时,持续开展医患矛盾纠纷排查,将近年来市卫健委、市医管中心、市医调委、12345热线以及110接警台接报的医患矛盾纠纷及投诉情况进行梳理和综合风险评估,通过联合会商共预防和化解突出矛盾纠纷15起。

围绕《规定》中“医院入口要设立设置安检设备” 的要求,市公安局会同卫健等部门持续推动各医院落实主体责任,不断强化医院安防体系建设,已有281家医院安装了“一键报警”装置,253家医院落实了“一键报警”重点部位全覆盖,199家医院“一键报警”联入警务室,135家医院“一键报警”联入属地派出所,确保相关区域、部位、点位全覆盖。285家二级以上医院安装或配备了安检设备,三级以上医院配备率达100%,并均已安排专人对进入医院人员进行安检工作。同时,市公安局积极会同市卫健委在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后,于2021年4月9日正式向社会发布《北京市医院禁止、限制携带物品名录》,进一步细化和规范医院安检工作。这份名录发布以来,全市共收缴禁止携带物品203件,暂扣限制携带物品180余万件,依法行政拘留携带管制刀具的违法人员4名。


不断加大依法打击处理力度,医院安全秩序持续向好

2022年5月1日19时30分许,在回龙观医院急诊楼外,王某随身携带菜刀欲进入医院内滋事。当该人携刀来到医院急诊楼时发现入口设立了安检设备,因怕菜刀被发现,便手持菜刀在急诊楼外叫喊。院警和回龙观派出所在接到警情后,迅速到达现场,组织医院安保力量,将该人控制并带至派出所审查。这是一起落实医院安检制度,成功处置化解风险的典型事例。

为有效维护医院安全秩序和医护人员人身安全,北京市公安局始终把伤医案件作为特殊类别警情,对伤医等恶性案件保持高压打击和“零容忍”态势。对接报的各类侵害医护人员人身权益、扰乱医院秩序的案件,坚持第一时间介入、依法果断处置。同时,依托“警医联动”工作机制,医院警务室民警组织保卫力量在医院相关时段、区域、部位加强巡逻巡视,及时发现涉医违法犯罪苗头和倾向,让企图扰乱医院诊疗秩序和侵害医护人员者不敢为、不能为,形成了有效震慑。

医院医护人员以及就诊患者纷纷表示, 医院警务室的设立,有效提升了警医联动工作效能,医院内部诊疗秩序进一步改善,医护人员及群众的安全感不断提升。两年来,共现场调解涉医纠纷1867起,破获各类涉医违法犯罪案件211起,刑事拘留53人,行政处罚185人,全市涉医违法类犯罪发案率稳步下降,黄牛扰序、盗窃、电诈等扰序类、侵财类案件也呈现下降趋势。全市医院安全秩序持续向好。


推进院警兼任医院保卫部门副书记,基层治理实现创新进步

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推进“平安北京”“健康北京”建设,建立完善“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进一步拓展深化医警联动,北京市公安局联合市委政法委、市委组织部、市卫健委,创新推出了医院警务室民警兼任医院治安保卫部门党组织副书记工作机制,将党的思想引领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重点领域基层治理优势。

同时,研究制定《关于推进医院警务室负责人兼任医院治安保卫部门党组织副书记的实施意见》,细化步骤流程,组织各分局逐家对医院治安保卫部门、党组织设置、党员人数等情况进行系统梳理,并结合保卫部门机构建设实际情况,督促指导各分局分批分类推进,实现“兼任一批、规范一批”的目标,为深化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机制、强化党建引领、推动医警融合联动,开拓了新思路和新模式。截至2022年11月8日,已有97名院警兼任了医院保卫部门党支部副书记。对“暂不具备条件”的医院,将根据“成熟一家,兼任一家”的要求逐步推进,让基层治理创新举措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朝外大街派出所副所长于冰,同时兼任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保卫部联合党支部副书记。他说:“兼任副书记后,我的身份角色变化了,是由过去医院安全的‘参与者’向组织者、决策者的转变,医院安全源头治理更加精准了。”

兼任副书记后,于冰的工作模式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的“单打独斗”向“合成作战”转变,警情处置、秩序整治更高效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磨合,内部“警医”联动,外部“融合执法”,于冰等人探索出的具有首都特色、体现新时代“枫桥经验” 的医院综合治理的新模式。在内部,依托院警室和兼任副书记机制,将“医护人员、安保人员、工勤人员” 等各种力量以志愿者的身份进行整合,参与医院内部安全宣讲、隐患排查、纠纷化解工作,形成广泛参与、志愿服务、共保平安的效果;在外部,依托“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在医院警务室成立联席办公室,联合交通、司法、城管等多部门与联合党支部共同研究会商,定期开展联合执法和专项行动,通过各司其职、融合治理,有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2022年以来,住院警务室重点对伤医、严重扰乱医院内外秩序等违法行为进行了联合清理整治和严厉打击,作拘留以上处理8人。

2021年在医院党委的大力支持下,首都儿研所院警室改造升级,成为一个多功能、多部门融合服务、执法的新型警务室,充分发挥靠前优势,民警在与医患交流服务方面更加主动顺畅。工作当中,依托副书记的身份优势、依托联合党支部的组织优势,他们正在逐步把支部打造成凝聚力量的“强磁场”和保障医院安全、服务就医群众的“桥头堡”, 全力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平安医院”建设和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扬发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